7月1日电 据“中国铁路”微信公众号消息,7月1日,为期62天的2024年全国铁路暑期运输启动。7月1日至8月31日,全国铁路预计发送旅客8.6亿人次,日均发送1387万人次。
暑运是中国在夏季一种大规模的高交通运输压力的现象,学生流、旅游流、探亲流高度叠加,对铁路部门来说是一次年中大考。暑运这张“考卷”素来不好作答,客流高峰加之高温侵袭,水害增多等自然天气特点,都为铁路运输增加了难度,好在这些难题都被一一破解。
优化供给,快旅慢游绘就假期“幸福路”。身处夏日的热浪中,人们都希望自己的旅途体验更加舒适快捷,涌动的暑运大潮,呼唤更充沛的运力保障。暑运期间,增加热门方向和主要旅游城市间的运力投放,在实施三季度列车高峰运行图的基础上,每日安排增开临时旅客列车276列,日均计划安排开行旅客列车约11500列。安排进京、进沪、进穗旅客列车满编组运行。同时,根据客流变化,随时灵活增开短途旅客列车,通过动车组重联运行、普速旅客列车加挂车厢等方式,有效增加旅客座席,着力解决改善广大旅客一票难求的现状,全力满足广大旅客出行需求。铁路部门还根据旅游特点,全面调整旅游列车运行线,积极组织开行旅游专列,在快旅慢游中使人们体会到旅游真正意义,助力暑期旅游经济发展。
提升体验,智能服务助力旅客出行“舒心路”。面对暑运,铁路部门不断推进服务升级。做好老幼病残孕重点旅客服务,提供绿色通道和爱心服务,加强与公交、地铁、出租车等交通方式协同联动,确保有序接驳,打通旅客出行服务“最后一公里”。在方便旅客购票方面,用好铁路12306候补购票、在线选铺等服务功能,及时发布旅行服务信息,积极推广计次票、定期票、旅游套票等新型票制服务,提升铁路畅行码、“静音车厢”、便捷换乘、互联网订餐等在途服务效率和品质。这些出现在今年暑运中的服务新举措以及那些看得见、摸得着的喜人变化,将民众呼声和期待完美兑现。透过暑运“窗口”,我们见证铁路部门坚持“以人民为中心”的发展思想,带给人们更高品质的出行体验。
责任坚守,保驾护航旅客出行“平安路”。每年暑运期间都是水害肆虐季节,今年暑运也是如此,极端恶劣天气、高温考验、地质灾害;这些困难都被超前的安全预想和严密的措施一一化解。精心组织防汛抗洪工作,落实“超前防、主动避、有效抢”策略,强化铁路轨道、桥梁、隧道等设备设施的巡查和检修,加强自然灾害预警监测,针对局部地区可能出现的汛情,采取调整径路、降速运行、减开列车等主动避险措施。在烈日当头时抢修设备,在大雨中检查线路,责任担当的铁路人,在旅客看不见的地方昼夜奋战在铁路的第一线。无论何时何地发生何种突发情况,他们都能第一时间赶赴现场,尽快解除危险,众志成城确保旅客出行安全。
暑运大幕已开启,一个流动的中国,充满生机与活力。铁路人用辛勤劳动与奉献坚守,不仅能让我们享受到舒适便捷的暑运体验,还能让我们见证到大美中国蒸蒸日上的别样魅力。(赵洪生)